景明亭位於景明路上,也是在勸濟堂牌樓過後,一連串S型彎道的第一個轉彎處。此處風景絕佳,前可眺陰陽海、綿延的基隆山,下方是崎嶇的金水公路、水湳洞聚落、十三層遺址,後則可見坐落在山凹的金瓜石社區;而隔著基隆山鞍部再過去,便是九份。民國64年(1975年)景明路開築,竣工後便於民國72年(1983年)興建此亭,乃由許朝寶先生捐助興建,為金水地區的涼亭們中最早建立的一座。
「景明」二字,取自《岳陽樓記》:「至若春和景明,波瀾不驚,上下天光,一碧萬頃。」頗符合此處的風景燦爛。亭柱上另有副對聯,「朝向景明仰瞻風月暢懷抱,寶生勝地俯察煙霞得怡情」,更是描寫遊客於此處飽覽風光的酣暢。亭中有塊匾額,刻有林明朝先生寫的「景明亭記」,內容「先是表明對許朝寶老先生熱心公益的讚賞,同時也是他寫此記主要的原因,再來,他極力描寫從此亭可觀賞到千變萬化的景緻,而在第三段中,由觀賞水湳洞外海,聯想到昔日甲午之役,李經芳奉旨與日方簽定割台儀式的悲愴。最後,從金瓜石歷史興衰,期勉今人享受安和樂利時,毋忘古人來此的艱辛。」[1] 此舉頗有向中國文學史上許多著名的臺閣名勝記,如岳陽樓記、醉翁亭記、滕王閣序等致敬的味道。
[1] http://www.ntpcsjj.tw/SJJ/scenery/scenery_in_intro.do?sn=1303f3eea7f000004ec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