貂山古道緣於明治31年(1898年)因溪流中發現砂金,繼而溯源自瑞芳樹梅坪山直至雙溪牡丹坑山才發現金脈,自此採礦者趨之若鶩,先後築造運送礦產之輕便車路,興建礦務所、醫療站等設施,現今仍可見到多棟建築遺址。這條路為先民來往瑞芳、九份與雙溪、牡丹,從事買賣、工作所必經之路,昔時行人絡繹於途,同時亦創造出浪漫淒美的山中傳奇,「無緣之墓」便位在貂山古道上。
「貂山春色」為雙溪八景之一,繁花盛開,美不勝收,騷人墨客曾留下詩曰:「策杖邀朋步野垌,三貂拾翠路瓏玲,嵐光旖旎陽光白,柳色婆婆草色青,大好春山爭綺麗,無邊金谷鬥芳馨,是誰能繼王維筆,來奪乾坤入畫屏。」而秋季芒草飛舞,雲霧縹緲,也是此處賞景的好時節。
貂山古道全長約2,700公尺,多數路段沒有遮蔭,貂山古道南端出入口接近牡丹車站,北端的出入口則位在牡丹山與燦光寮山所夾之稜線鞍部(風吹輦隔)上,與草山戰備道相交,可接百二崁古道或往東再走一小段路接燦光寮古道,也可往西走一小段路經樹梅觀景台接大粗坑古道或金字碑古道。北端出入口正好位在瑞芳和雙溪的鄉界,金瓜石福德宮便在此處。
參考資料[]
[1] 健行筆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