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ingShui erea Wiki

農曆五月五日端午節當天舉辦的「青草祭」,是金瓜石信仰中心「勸濟堂」特有的民俗慶典活動,早從清光緒二十二年(1895年)建廟之初即傳承延續至今。以前醫藥不發達,聚落居民難免會有病痛產生,藉由這樣的醫治方式,據說許多疾病與疑難雜症都可因此治癒或緩和。

活動內容大致為:舉行青草祭前一晚,人們需擲筊決定由廟中哪一尊神外出已指示信眾採藥,當天早上八點,信眾便以軟轎抬著神尊外出,前往南雅、和美海邊,神轎在巡視途中若有可用的青草,神尊便會指示停轎,信眾再依指示採取草藥。端午採集的青草,主要包括艾草、山葡萄、豬母奶、魚腥草、月桃、絲瓜、雷公根和午時草。

採齊青草後,即進入繁瑣的製藥過程,第一天先把採回的青草洗過,平鋪瀝乾,第二天再加以擣搥,並加入中藥藥材、午時水等,第三天舂藥,村民會到山上挖黃土,用以混合青草藥揉成藥丸,黃土與草藥置於掌心揉成像乒乓球一樣的大小,揉好的藥丸放在木製的門板上晾乾。在經過七日七夜的曝曬與揉製,才能得到一顆顆藥丸。青草丸製成後,勸濟堂的住持便會收入倉庫中存放,若有人上門求藥,原則上都會免費提供,但需擲筊詢問神明求藥方。

這樣的習俗從勸濟堂建廟以來即流傳下來,但現今醫藥發達,居民對於藥丸的需求減少。現在的青草祭已不再著重醫療功能,而是成為維繫地方傳統的一部分,更加凝聚居民的共同意識與認同的方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