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ingShui erea Wiki

「風吹輦隔」四個字要用臺語發音,「輦」的音就是臺語的「輪」,轉的意思,故又作「風吹輪隔」或「風吹輪格」。「風吹輦」白話翻譯就是「被風吹倒翻滾」的意思,因隔頂(格頭)地處風口,冬天東北季風順著山勢由下往上吹,形成風切口,風大時幾乎無法通行,故而得名。「隔(格)」則為地理上之分隔。

此特殊地形有兩處(說實話我不確定,這是歸納網路上資料之後的結論,要問耆老),一處位於水湳洞與金瓜石交界,往下可見蜿蜒的金水公路。[1]另一處位於貂山古道的起點平台,一旁則立著一間古舊的土地公廟「金山福德宮」。此地的命名有其故事,清領時期清軍行軍至此,恰逢東北季風順九份溪迂迴而上,勁風凜凜,人們均因害怕此魔風而聞風色變,為了安定軍心,臺灣同知楊廷理便在此地興建金山福德宮,祈求福德正神能鎮魔驅風,並將此地命名「風吹輦格」,為此一地名之濫觴。[2]


【參考資料】

[1] 遊點想攝影 部落格

[2] Matt足跡 部落格